游客
题文

东林党人周起元描写:“我穆庙(隆庆帝)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船舶,分布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千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这表明当时

A.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海外贸易
B.此种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C.进出口贸易额巨大
D.政府曾一度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法是君主统治的工具 B.社会的分工十分明确
C.法律的实施等级明显 D.体现了古代民主思想

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缮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齐桓公“修缮政”的根本措施是()

A.尊王攘夷,积极争霸 B.训练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
C.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D.北御夷狄、南制楚蛮、称霸中原

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有()
①下层平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②确立了雅典的奴隶民主制③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