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完成文后题目。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以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的遭际受门第贵贱决定的不平现实。
B.诗人认为人各有命,不能行时叹息坐时愁,体现了诗人乐观、大度的情怀。
C.诗的前六句为五七杂言,句式长短相间,语调时缓时急,富有节奏感。
D.此诗为歌行体,语言质朴,全诗用近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晓畅。

请简析“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昭君怨·咏荷上雨【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淮上与友人别和练秀才
(唐)郑谷(唐)杨巨源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这两首诗均以 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庄①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②。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③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试分析尾联的“愁”的具体内容?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淮上与友人别和练秀才
(唐)郑谷(唐)杨巨源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这两首诗均以 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tú mí):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天气温和。
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加以简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