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3年5月27日,一场名为“追寻时光印记”的老物件展览在重庆大剧院拉开序幕,3000多件老物件让我们感受到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生活变迁。下列物件与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
A.个人电脑 | B.长袍马褂 | C.粮票、布票 | D.移动电话 |
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主张国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
B.他认为中国应召开议会,实现工业化 |
C.他认为北伐战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
D.他肯定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改革 |
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所示)。从介绍文字可以看出
A.民国初年的教育已与世界接轨 |
B.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至上 |
C.辛亥革命对教育影响巨大 |
D.中国已融入世界潮流之中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
D.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特定的人群而非特定行业 |
观察下列两幅图,其变化反映的历史脉络是
图1图2
A.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 B.从设立郡县到设置行省 |
C.从土地私有到土地国有 | D.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人战争状态 |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