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内的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细胞中没有基因的表达 |
B.细胞分裂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出现纺锤体 |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机体正常细胞中 |
D.细胞的分裂、分化、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 |
若在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80%,X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
A.1% 2% | B.8% 8% | C.2% 10% | D.2% 8% |
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高度近视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双亲性状 |
调查的家庭个数 |
子女总人数 |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
|
男 |
女 |
|||
①双亲均正常 |
71 |
197 |
36 |
32 |
②一方正常,一方高度近视 |
9 |
26 |
6 |
8 |
③双方高度近视 |
4 |
12 |
4 |
7 |
总计 |
84 |
235 |
46 |
47 |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表中第①种婚配情况能判断高度近视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B.双亲均患病的家庭中出现正常个体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C.表中第①种婚配中正常与高度近视129:68这个实际数值为何与理论假设有较大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际调查的群体小或可能未按统计学的原理进行抽样调查
D.双亲均正常,家庭中双亲基因只有Aa×Aa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D、KN过程均有同源染色体
B.HI过程发生细胞识别和融合
C.NO过程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
D.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和NO相同
利用细胞杂交可以对基因进行定位。现有三种人—鼠杂交的细胞系X、Y、Z,各细胞系内含有的人染色体如下表(“+”有,“—”无)。同时测定各细胞系中,人体不同染色体上所具有的a、b、c、d四种特征酶的活性。结果是:①细胞系X 中有a、c、d酶活性;②三个细胞系均有c酶活性;③Y细胞系有b酶活性;④Z细胞系有b、d酶活性。若人基因的作用不受鼠基因影响,则控制a、b、c、d酶合成的基因依次位于人的第几号染色体上()
细胞系 |
人染色体编号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细胞系X |
+ |
+ |
+ |
+ |
— |
— |
— |
细胞系Y |
+ |
+ |
— |
— |
+ |
— |
— |
细胞系Z |
+ |
— |
+ |
— |
+ |
— |
+ |
A.4号、5号、2号、7号 B.4号、5号、1号、3号
C.3号、4号、6号、2号 D.6号、5号、7号、4号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 |
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
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