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小明用手提起一瓶酱油,凭经验感觉它密度要比水大,但到底是多大?于是他用一架天平、一个空玻璃瓶和水(密度用ρ表示)测出出了酱油的密度.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③中的实验操作并用相关字母表示出所测的物理量;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0
②再用天平测出瓶子盛满水后的总质量m1
                                              
(2)则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酱油=        
(3)小明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后认为:即使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天平非常精确,测量值也会略小于真实值.他做出这样猜想的理由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到的信息或初步结论是:

(1)比较图a、b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或发生折射),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2)比较图b、c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 .(写出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 );
(3)比较图c和图 可得结论:对光的折射能力较强的是 (选填“水”或“玻璃”);
(4)根据已给出三个图的信息,在图d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度数.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杯中牛奶的质量为 g;牛奶密度为 kg/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这样调整的好处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试在甲图中画出光线Ⅱ的折射光路.
(2)如图乙所示把烛焰放在距此凸透镜17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在使用温度计时,还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应 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不能 或容器底; 读数时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 离开液体.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1
93
95
97
98
98
98
98
98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由实验可得出水沸腾的规律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水需要不断 ,但温度
(4)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的高度决定的.
A.酒精灯 B.酒精灯及火焰 C.烧杯 D.铁架台.

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此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