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1)  材料用具:干酵母、注射器(50mL)、烧杯、滴管、试管、橡皮胶管(带弹簧夹)、锥形瓶、质量分数10%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10%NaOH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蒸馏水等
(2)  实验步骤:
①取5g干酵母加入装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350C水浴保温1h,使之活化。取1OmL活化酵母溶液加入到装有90mL质量分数10%葡萄糖溶液的烧杯中,制成酵母菌培养液。
②用注射器反复抽取装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的空气后,夹上弹簧夹备用,如图1。

③用注射器吸取25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吸入25mL锥形瓶中的空气,夹上弹簧夹,编为A组,如图2。______ _,夹上弹簧夹,编为B组。

④将A、B两组装置置于350C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两只注射器活塞芯杆的移动情况来判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一定的时间后,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
⑤从A、B两组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注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编号甲、乙。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______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再分别对两组注射器内气体进行检测。
(3)  实验结果:
①甲不变色,A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②乙变灰绿色,B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⑷实验分析:
上述实验步骤②中反复抽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步骤④中为何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_______。
(5)实验结论: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6)  思考和交流:
①由于较高浓度的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而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所以上述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两种呼吸方式CO2产生量的多少。为探究有氧呼吸的CO2产生是否多于无氧呼吸,在不改变实验流程的前提下可行的措施有:减少注射器内培养液的体积、_______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体积、减少接种的酵母菌的数量等。
②若要继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场所,需设法将_______和_______分离,补充____作为反应底物,再进行实验。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曲线a表示植物(填“阳生”或“阴生”)的光合速率,曲线b表示植物(填“阳生”或“阴生”)的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n时,影响曲线a所示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曲线b所示植物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2)图二中曲线1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曲线3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则曲线2表示植物量,该植物干重在℃左右增加最快。
(3)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图三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生理变化过程,通过开采使叶面积指数大约为时,最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更新。

如图表示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的简图,分析回答:

(1)能进行①或④生理活动的生物属于型生物,它们分别进行①或④过程的区别在于:
(2)编号②和③生理活动所示能量的去向是。
(3)植物完成⑤过程,首先以的方式吸收NO-3。完成⑥过程要通过作用,完成⑦过程首先要经过作用。
(4)自然界中完成⑧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主要是。

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将重量相等、生长良好的水稻和菠菜幼苗放入具有营养液的瓶内进行无土栽培实验。营养液由同一种配方的矿质元素溶于自来水中制成。把栽有菠菜和水稻的瓶子平均各分为A、B、C三组,各组的管理和生长状况如下表:(各组的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实验组
管理
水稻生长状况
菠菜生长状况
A
营养液每天一换


B
营养液每7天一换

较差
C
营养液每15天一换
较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A组换下来的营养液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水稻吸收的Si多,而菠菜吸收的Ca多,原因是。
(2)B组中的水稻与菠菜相比,水稻生长好的原因是其根。(3)某同学突然发现加入营养液的矿质元素中不含Cu等必需元素,A组植物仍能很好生长,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4)一同学推测,C组菠菜生长差是因为缺少矿质元素造成的。便设计了如下实验:将C组菠菜分为两等份,一份栽培在新换的营养液中,并且营养液每天一换;另一份仍栽培在原瓶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根据菠菜在新换的营养液中生活是否良好来验证实验假设。此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5)经实验验证C组培养液中不缺乏矿质元素。于是一同学推测C组中水稻生长较差,是因培养液缺氧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验证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预期。

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素吸收的问题: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入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表示甲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②表示丙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这一观点可通过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这一观点可通过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一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下图。


(1)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方式是。
(2)在与a、b、c、d四点相对应的细胞中:
32P累积量最高的是点处的细胞,这是因为根尖在该部位没有结构。
②吸收量大小依次为。
③c点处的细胞主要靠作用吸收水分。该处细胞的形态是下图中。
④最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点处的细胞。
(3)制约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直接因素有()
①植物的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光合作用③细胞膜上的多糖④细胞膜上蛋白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由磷构成的细胞化合物有(写出两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