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1) 材料用具:干酵母、注射器(50mL)、烧杯、滴管、试管、橡皮胶管(带弹簧夹)、锥形瓶、质量分数10%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10%NaOH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蒸馏水等
(2) 实验步骤:
①取5g干酵母加入装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350C水浴保温1h,使之活化。取1OmL活化酵母溶液加入到装有90mL质量分数10%葡萄糖溶液的烧杯中,制成酵母菌培养液。
②用注射器反复抽取装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的空气后,夹上弹簧夹备用,如图1。
③用注射器吸取25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吸入25mL锥形瓶中的空气,夹上弹簧夹,编为A组,如图2。______ _,夹上弹簧夹,编为B组。
④将A、B两组装置置于350C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两只注射器活塞芯杆的移动情况来判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一定的时间后,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
⑤从A、B两组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注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编号甲、乙。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______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再分别对两组注射器内气体进行检测。
(3) 实验结果:
①甲不变色,A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②乙变灰绿色,B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⑷实验分析:
上述实验步骤②中反复抽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步骤④中为何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_______。
(5)实验结论: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6) 思考和交流:
①由于较高浓度的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而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所以上述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两种呼吸方式CO2产生量的多少。为探究有氧呼吸的CO2产生是否多于无氧呼吸,在不改变实验流程的前提下可行的措施有:减少注射器内培养液的体积、_______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体积、减少接种的酵母菌的数量等。
②若要继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场所,需设法将_______和_______分离,补充____作为反应底物,再进行实验。
下图1为胚芽鞘示意图,图2为胚芽鞘去掉尖端后立即放上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α为胚芽鞘弯曲后的角度,图3为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曲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胚芽鞘左侧光照,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其中属于极性运输的有。①A→B②B→D③C→D④A→C⑤C→A⑥B→A
(2)请在图3中画出图2中α的角度随琼脂块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
(3)图3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的特点,其中bc段说明随浓度的增加,生长素对胚芽鞘影响是。
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相关问题:
(1)当一些人伸手欲拿别人物品被口头拒绝时,脸通常变红,其原因是听觉或视觉等感受器兴奋,沿神经元传至,经其过综合分析,一方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最终产生缩手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加快,心率加速的特征。
(2)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神经递质合成后首先储存在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递质被释放并与位于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
(3)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临床上可以切除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使B细胞向分化减弱,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当然这种治疗方式的副作用是。
下图为下丘脑与内分泌腺之间激素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激素分泌后通过运输到全身,每种激素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与相应激素结合的。
(2)若内分泌腺X为甲状腺,则激素A为。若要证明激素B与激素C之间的反馈调节关系,可在离体垂体组织中注射激素,然后检测注射前后其培养环境中激素的浓度变化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调节关系。
(3)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作用结果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属于调节。
(16分)果蝇为二倍体生物,易饲养、繁殖快,广泛用于遗传学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对某只果蝇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它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B,若该果蝇未发生变异,则该果蝇中只有一个B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和白眼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F1个体相互交配得F2,杂交结果如乙图所示。则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雄性中黑身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______,让F2个体自由交配,F3灰身雌果蝇出现的概率是______。
(3)核辐射是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之一,某遗传学研究小组调查受过核辐射的果蝇种群,比较他们子代的性状比例。如果辐射导致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发生隐性突变,并且是致死的(若该性状能表现出来,果蝇就会死亡),则后代雌、雄性别之比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4)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能存活,但在果蝇中,点状染色体(IV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现利用染色体正常的无眼果蝇与Ⅳ号染色体单体的有眼(纯合,显性)果蝇交配,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
①让正常无眼果蝇与有眼(纯合,显性)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____________,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全为____________,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确定了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将染色体正常的有眼(纯合)果蝇与Ⅳ号染色体单体的无眼果蝇交配,后代出现IV号染色体单体的有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
(12分)某科研小组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利用人工气候室、CO2测定仪等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研究工作,结果如下图甲、乙所示。丙图为某成员绘制的水稻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及相关的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提高CO2浓度,叶绿体中[H]含量将______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乙图中M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30℃时,可以发生丙图中的哪些过程? ____________ (用丙图中字母表示)。
(3)乙图在40℃~60℃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实验分析,若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答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