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最顶端的一片叶子,研究表明旗叶的生长发育能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工作者对小麦旗叶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发育时期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19
---
---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表示未测数据.
(1)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          ,影响光反应过程;②               ,影响        过程。
(2)若将A、D时期的旗叶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期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_____;D期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和[H]含量将__________。
(3)与D期相比,A期合成生长素的能力         ;与C期相比,D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请设计实验思路,验证旗叶在小麦灌浆过程中的作用:①仅为小麦  提供      ;②检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Y形迷宫(见图a)内有红灯和电刺激装置,当分别按下各臂按钮时,相应臂的红灯就会亮起来,此时该臂不通电成为安全区,另外两臂及中央交界区均在短时间后通电成为电刺激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通过神经调节完成,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单向/双向)传导。
(2)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息传递,即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3)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分布情况是,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的局部电流在膜外的方向是
(4)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如图b中曲线所示,曲线上升的原因是,该实验中某溶液(能/不能)用适当浓度的KCI溶液代替。
若适当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动作电位峰值将,静息电位大小将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为探究基因A/a与基因B/b的位置,某同学用纯合的黑色小鼠与白色小鼠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灰色小鼠,F1自由交配,获得F2,可以预测以下结果:
①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②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若通过实验证明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亲代黑鼠的基因型为,F2灰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3)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已知该黄色小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的结果。欲探究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于基因A还是基因B发生了突变,设计杂交实验如下:
让黄色雄鼠与多只纯合隐性白色雌鼠交配,F1中既有黄色小鼠又有灰色小鼠,选取F1小鼠随机交配得F2。观察F2表现型并统计性状分离比。
,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若,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B突变产生的。

某实验小组把等量的小球藻及培养液加入两支试管中,两管的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3%和0.05%,用40W的台灯做光源,通过调节台灯与试管的距离来控制光照强弱,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培养,定期测定两管中O2的释放量,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两条曲线l,2(如图所示)。

(1)图中表示0.05%CO2浓度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__。
(2)在EF段,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与C点比,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缺镁的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则F点应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图中F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
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两样地(距约30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密度繁殖初期高原鼠兔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是\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 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
(4)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作用。但研究发现需急性刺激高原鼠兔3分钟后,其皮质酮水平才显著上升,则在研究中,高原鼠兔从被抓获到取血整个过程需,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5)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

人类某类型肾病与肾小管细胞膜上两种通道蛋白prp1和prp2有关, 缺少某一种通道蛋白都会导致细胞转运代谢产物异常而患病,需进行肾移植或者透析。研究发现:①控制prp1和prp2蛋白质的A、B基因独立遗传,且B、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②同时缺少A和B基因时,受精卵无法发育。回答以下问题:
(1)该遗传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为 __。若某严重患者进了肾移植,则需长期服用相关药物适当______(增强\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以保持良好生理状态。
(2)基因B在第450位、1500位发生基因突变产生2个HindⅢ酶切位点,该基因杂合子经过HindⅢ酶酶切后电泳,最少能形成的条大小不同的条带,每个条带DNA至少有个游离磷酸基团。
(3)基因A一条链序列为 5′TACGCACAGC----1980个碱基--GTCATCGCAC 3′,为了研究基因A需进行PCR扩增,两条引物序列分别为(假定引物长度为8个碱基,标出5′和3′端)。
(4)某肾病患者家系谱图如下(已知Ⅱ1为纯合子):

①Ⅱ5基因型为;Ⅰ1个体一个精原细胞因一次分裂差错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BY的精子,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
②若进一步确定Ⅲ2含有致病基因b,Ⅲ1和Ⅲ2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为了做到优生优育,Ⅲ2怀孕后应采取的产前诊断方法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