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图2是细胞受到辐射后产生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时受到辐射可能会阻止DNA合成 |
B.b点时受到辐射着丝点会分裂 |
C.可用基因诊断法检测图2中所示变异 |
D.图2中的变化一定发生在c点前 |
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下列检测与鉴定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 |
B.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
C.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
D.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
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
B.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
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 |
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
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
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
将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
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
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 |
D.每个大肠杆菌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