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试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__。
(3)第3组杂交试验后代比例为2:l,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中绿色有纹的概率为__________。
II .果蝇的眼色与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R、r和T、t有关。眼色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R存在,能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呈红色或紫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显性基因T使果蝇眼色呈紫色,而该基因为隐性时,果蝇的眼色为红色。两个纯系杂交,结果如下:
P   红眼雌性  ×  白眼雄性

F1    紫眼雌性  红 眼雄性
(1)等位基因R、r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T、t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2)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让F1雌雄果蝇杂交得到F2 ,所有个体均正常发育。F2中红眼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调节。
(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3)D代表的激素可能是,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是
(4)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病。

请回答下列某高等植物叶片细胞的结构及生理的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是叶肉细胞模式图。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细胞器还有;该细胞含有的多糖是;当该种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能将遗传物质从母本传递给子代的结构是(图中标号并写出名称)。图一所示细胞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原因是___ __________。
(2)图二表示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的物质转变,图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相关的细胞代谢过程,其中a代表,有氧呼吸包括的过程是(用图中数字和箭头书写)。
(3)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图三所示。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若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以上观点,你的基本思路是:

据研究,某种植物的理想品种能合成两种对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酶Ⅰ的合成场所是,上述药物成分的合成途径可以体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2)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l都只能合成药物l,Fl自交产生的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M(m)与N(n)的遗传遵循规律。两种亲本植物的基因型分别是,F2代两种药物都能合成的植物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将F2中只能合成药物l的种子播种后进行自交,后代出现能合成两种药物的纯合子的比例是
(3) 用上述方法选育能合成两种药物的纯种植株,费时较长,欲尽快选育出理想植株,可以利用F1植物的花粉进行,再用秋水仙素或使其染色体加倍,从中选育能合成两种药物的植株。

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中有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a图为碳循环示意图,b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有关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据a图可知,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增加(填数字序号)。在①和②的过程中碳分别以的形式进行流动。
(2)b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有条,其中螳螂属于级消费者。
(3)若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W kJ,则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kJ。
(4)分析b图可知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
(5)蜜蜂与螳螂同属于益虫,其行为和语言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例如:蜜蜂在发现蜜源后,可通过跳“圆圈舞”或“摆尾舞”告知同伴蜜源的位置,这种信息属于信息。

在一定浓度的C02和适当的温度(25℃)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叶·小时)
小麦
3
9
32
8

(1)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2)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外界限制因素主要是

(3) 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mg CO2/l00 cm2
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mg
C02/100cm2叶·小时)
(4) 研究人员发现小麦抗虫性较差,欲通过基因工程对该品种进一步改良,改良中涉及到
的核心步骤是
(5) 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
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材料
试验条件
CO2吸收量
(mg/100cm2叶·小时)
1
小麦
叶片
25℃、9千勒克司
a
2
30℃、15千勒克司
b
3
玉米
叶片
25℃、9千勒克司
c
4
30℃、15千勒克司
d


① 若实验测得c ≈ d,则说明
②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
该做法是否可行?。请说出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