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矿(FeS2)燃烧产生的SO2通过下列工艺过程既能制得H2SO4,又能制得H2。
(1)该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
(2)在该过程中,使用膜反应器及时分离出HI分解产生的H2,目的是 (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SO2能否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浓硫酸的沸点为338℃,加热时酒灯火焰的温度为400℃~500℃。
①甲同学用装置I进行实验,发现BaCl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请解释生成该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装置不完善,设计了改进装置II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查)。
a.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b.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一段时间后C中未见沉淀生成。操作a的目的是 ,装置B中的剂是 。
③丙同学取乙实验后的C中溶液少许,滴加一种无色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丙同学滴加的试剂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NaOH溶液 b.H2O2溶液 c.新制氯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④装置D中与导管连接的是硬质玻璃管,则装置D的作用是 。
图中A~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由G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由G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G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有__________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
(2014)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
(1)CH2=CH—CH=CH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 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_________。
a.加聚反应 b.缩聚反应
(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_______。
(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①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 mol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的H2的质量是_______g。
(5)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由G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由G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G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有__________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
某课外小组学生对Cl2与FeBr2溶液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2)pH≈4的原因是(用化学用语表示)。
(3)现象i中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黄。某学生猜测可能原因:①Cl2将Fe2+氧化为Fe3+,使溶液呈黄色;②Cl2将Br-氧化为Br2,使溶液呈黄色。证明原因①的实验方案是;证明原因②的实验方案是。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棕黄色。部分学生猜测①:可能是Cl2先将Fe2+氧化生成Fe3+,Cl2又继续氧化Br-生成Br2。部分学生猜测②:可能是Cl2先将Fe2+氧化生成Fe3+,Fe3+将Br-氧化生成Br2。某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表格:
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共14分)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3mol/L的稀硫酸100mL,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序号
填入括号内并填写下列空格。
( )用少许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将洗涤液沿_______注入__________并重复2次。
(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用量筒取浓硫酸______mL。
( )将容量瓶盖紧摇匀。
( )将已冷却的硫酸溶液沿________ 注入________ 中。
( )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 )继续向容量瓶内小心加蒸馏水,直至接近刻度线__________cm处。
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所配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
(2)稀释过程中不慎有硫酸液滴溅出____________;
(3)未将洗涤液加入容量瓶___________;
(4)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
(5)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
(6)配制前容量瓶用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