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讲授"法律伴我们健康成长"这一课时,通过"举案说法"的方式,为该班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
案例一: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小刚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旷课,甚至整夜泡在网吧里,多次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仍不悔改。后开始小偷小摸,并多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小学生索要零花钱。
案列二:某大学硕士林某因"关系不和"在寝室饮水机中投毒致使室友黄某于2013年4月16日死亡。
结合上述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小刚和林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为了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你给予三点警示?
材料一:2014年1月25日,香港《文汇报》报道,由中美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正在研发一款植入人体器官的微型充电器,它将利用心脏等器官恒常活动产生的能量为手机充电,爱长时间煲电话粥的人再也不用担心没电导致突然关机的问题了。
材料二:广州为招贤纳士、吸引人才,率先成立全国首个地方人才工作局,组建“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集聚政策体系,设立10亿元专项扶持资金,致力于为各类人才到广州创新创业提供广阔平台、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异环境。真诚期盼世界优秀人才选择广州、创业广州、梦圆广州。
请列举两项2012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
结合材料谈谈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我们青少年如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
材料一: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具体指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为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
材料二:2013年第三季度,全国74个城市有70个出现污染天气,15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臭氧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较多,分别占超标天数的65.2%和28.1%。引用一条小伙伴的段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上海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制定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哪些重要意义?
防治大气污染的应该坚持那些国策和战略?
青少年能为防治大气污染做些什么?
2013年“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节,中国网民在当天以350亿元的总交易额创造了网络消费的新记录。以下是其中一位买家在微博的发帖。
(1)淘宝商家的行为侵犯了博主作为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2)请你为博主出谋划策,如何解决他遇到的烦恼?
(3)针对微博评论中所提及的消费方式,请你发一条微博晒晒你的消费观。
材料一:2013年,中国经历了数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最严重的一次曾波及17个省份。“雾霾袭城”已不仅局限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华北、华东地区,包括西南边陲广西、中部省份湖北等在内的多个省市区纷纷“沦陷”。
材料二: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
(1)结合生活常识,谈谈材料一中造成“雾霾袭城”的原因有哪些?
(2)李克强总理为什么要强调“向雾霾宣战”?
(3)结合材料二,谈谈在生活中你将如何“向雾霾宣战”?
阅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中的行为人被处罚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角度对图一中的行为人进行劝诫。
(3)图二中的行为人应增强哪些意识来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