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具体指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为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
材料二:2013年第三季度,全国74个城市有70个出现污染天气,15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臭氧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较多,分别占超标天数的65.2%和28.1%。引用一条小伙伴的段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上海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制定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哪些重要意义?
防治大气污染的应该坚持那些国策和战略?
青少年能为防治大气污染做些什么?
羊说:“我能穿过门洞,吃到栏杆外的草,你都吃不到。”
长颈鹿说:“我个子高,能够吃到树上的叶子,你都吃不到。”
(1)他们对自已的认识完全正确吗?为什么?( 2分)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自已?
材料一:2013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用一天的时间在北京收集了88份报纸,找到了36条虚假药品广告。再仔细一看,竟然有3条印着自己的照片。在钟南山看来,药品虚假广告就是图财害命。代表们呼吁整治假药和坑害患者非法行医应该从消除虚假宣传开始。
(1)材料一药品厂家的行为侵犯了钟南山的什么权利?
(2)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钟南山应该怎样办?
(3)消除药品虚假广告,你有哪些锦囊妙计?(三方面即可,6分)
小赵,18岁时应征入伍,在某海岛驻防。每当人们合家团聚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坚守岗哨,时刻待命。服役期间,他苦练军事技术,积极参加部队举办的文化夜校。退役后,他开了一家小餐馆。他诚信经营,每月主动到税务部门缴纳各种税款。他童叟无欺,深得顾客信赖。他为人正直,主动写信给工商局反映一些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的粗暴行为,建议文明执法。他深得当地群众信任,在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光荣当选为镇人大代表。
(1)小赵的经历中,他依法行使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2)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每个公民都可以“扮演”好各种角色。结合小赵的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扮演好“公民”这一角色。
14岁的八年级学生小强因学业成绩欠佳,父母强迫他随本村村民到沿海某城市务工,被市郊一化工厂招为工人。小强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由于工厂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半年后,小强出现中毒症状,继而被工厂辞退。
(1)小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2)小强可依据哪些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古代有个人在镇子上开了一家布店。春节前的一天早上,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布少了一匹,他就想这个小偷会是谁呢?新年到了,在拜年的人群中,他发现邻居郭三的几个孩子穿的新衣服正是用他丢失的布料做成的!仔细一想,他明白了:郭三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几个未成年的孩子,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他一定是想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新年才这样做的。于是,这位布店老板不但没有报官,反而提了几斤肉去看望郭三一家。郭三羞愧万分,从此发奋图强,乐善好施,后来成为当地百姓交口称赞的大好人。
(1)布店老板为什么不但没有报官,反而还送肉给郭三?
(2)郭三为什么会成为众人交口称赞的大好人?
(3)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