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材料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显。有了中国精神,我们就一定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1)"中国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列举一种精神)
(2)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弘扬这种精神?
(3)个人梦托起中国梦,你的个人梦是什么?为此你打算如何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材料二:2014年9月30日是首个烈士纪念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评论员文章《用烈士精神激发复兴力量》指出,开展烈士纪念活动,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丰富了国庆的内涵。
(1)在当代中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3)你打算怎样“继承烈士遗志,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加强国际交流 促进和平发展】
材料一:2014年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马尔代夫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在马尔 代夫发表题为《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的署名文章,强调中马双方要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要密切人文交流。
材料二:3月26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中国海南省博鳌举行,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会议提倡亚洲各国间要树立起“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1)“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还需要我国政府付出哪些努力?
(2)结合教材你认为,在亚洲各国间树立起“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是什么?
(3)我们青少年如何去适应日益发展和开放的世界?
【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015年3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必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会议强调,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1)“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我国应如何落实好这一承诺?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与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相违背的现象?(各举两例)
(3)为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作为青少年,你打算做出哪些贡献?
【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低保标准都要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扩大到所有省份,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
(1)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的哪些观点?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体现了什么?我们青少年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
【交往与沟通】
材料一:初中生小华因期中考试成绩不佳与母亲发生争论:
母亲:“你怎么这么笨?照这个分数你肯定考不上高中!”
小华:“分,分,就知道分,考不上高中拉倒,我早就学够了!”
母亲:“上不了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好前途!”
小华哭着说:“我的压力够大了,你还不理解我……”越想越委屈的小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材料二:有的同学认为,老师让我学好某科,目的是提高他的声誉,我偏不给他学。
(1)你如何评价小华及母亲的言行?
(2)材料二中的观点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