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回答有关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问题
甲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结构的放大图。丙图为细胞3的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 甲图中细胞1作用于靶细胞、细胞3作用于细胞2、细胞4作用于靶细胞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依次是 。
A.激素、化学递质、抗体 | B.化学递质、淋巴因子、激素 |
C.激素、化学递质、淋巴因子 | D.抗体、化学递质、激素 |
(2)若甲图的靶细胞为乳腺细胞,与乳汁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有 。
(3)若甲图的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丙中存在_____个如图乙所示的结构。该结构中信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4)若甲图的靶细胞是体内移植器官的细胞,那么,细胞4的作用会引起机体 反应。写出细胞4发挥作用的方式 。
(5)丙图的细胞中构成①的主要物质是 。结构②的存在说明该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是通过
方式产生的。
细叶按为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喜光耐旱高大乔木,蛤蒌是我国南方地区生长在树林中半阴处的常见植物。图甲为这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表示细叶按的曲线是____。
(2)当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速率___(“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
(3)若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突然从d变为b,则短时间内.A植物叶肉细胞中的C3将___。
(4)科研人员设想,在细叶按人工林下种植经济作物,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等资源,也能提高细叶按人工林群落的___。据此,研究了细叶按凋落叶对蛤蒌幼苗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图乙,请据图回答:
①在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时,主要影响了蛤蒌幼苗光合作用过程中的___速率,判断的依据是______;在凋落叶含量为90(g/kg土壤)时,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蛤蒌幼苗对___的利用下降。
②研究表明,细叶按的凋落物对当地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蛤蒌幼苗的影响相同。因此,若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细叶按,会降低当地生态系统的______。
I.1909年,摩尔根开展了关于果蝇白眼性状遗传的研究。他将白眼雄蝇与纯合的红眼雌蝇杂交,F1代都是红眼;F2代中,红眼雌果蝇2459只,红眼雄果蝇1011只,白眼雄果蝇782只。(设有关基因用R、r表示)
(1)在上述果蝇眼色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其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果蝇群体中r基因的频率为a。如果取F2的一只白眼雄果蝇与一只正常的红眼雌蝇杂交。则后代中白眼雌蝇的概率为_________。
(3)摩尔根的学生布里奇斯在重复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时,又发现了例外现象。他观察了大量的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发现大约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有一个可育的白眼雌蝇或不育的红眼雄蝇。已知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表所示。
布里奇斯在分析这些例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X染色体在___________(填具体时期)不分开造成的,产生了_____________的卵细胞。据此分析,请推测例外的可育白眼雌蝇最多能产生了________的卵细胞。据此分析,请推测例外的可育白眼雌蝇最多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的卵细胞。
(4)果蝇之所以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II.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样品DNA制备大量DNA的生化技术,反应系统中包括微量样品DNA、DNA聚合酶、引物、足量的4种脱氧核苷酸及ATP等。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故DNA数以指数方式扩增,其简要过程如右图所示。
(1)某个DNA样品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则经过PCR仪五次循环后,将产生个______DNA分子,其中需要提供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至少是__________个。
(2)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样品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________。
(3)由于DNA上的“遗传因子”基本都是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因此人类可以利用PCR技术合成的DNA进行亲子鉴定,其原理是:首先获取被测试者的DNA,并进行PCR扩增,取其中一样本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动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别的“探针”去寻找基因。相同的基因会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下,便会显示由DNA探针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条码。每个人的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
①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样品切成特定的小片段,这主要体现了酶的________。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作用条件温和
②.2002年6月,我国第一张18位点的“基因身份证明”在湖北武汉诞生。人的“基因身份证明”是否终身有效?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4)请指出PCR技术与转录过程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X激素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________中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 ]__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的靶细胞为________细胞。
(2)如果用含激素Y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激素X的分泌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________(“有”或“无”)明显变化。
(3)“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
(4)由图可知,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垂体除能分泌生长激素外,还能分泌促性腺激素、X等,说明垂体具有________作用。
Ⅰ.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甲图可推知,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写出两种),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
(2)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mg。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C点将向________(左或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促进植物生长,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
(3)将对称叶片上侧遮光下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 |
3.56 |
12.80 |
10.30 |
0.48 |
226.50 |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________。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
(4)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________中。
(5)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