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需要谱写"民族情"。国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基金"等;中东部省市努力实施"援藏、援疆工程"、不少重点中学开办了"西藏班"、"新疆班"等。
(1)结合材料一分析,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什么样的"民族魂"。
(2)结合材料二反思,为谱写"民族情",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传承民族精神 维护民族团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诚信是文明社会的根基。党的十八大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
材料二:诚信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社会上出现了失信毁约、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欺上瞒下等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国人甚至把一些丑陋行为带到境外,致使几千年礼仪之邦的文明美誉遭到质疑和嘲讽。“国之威,民之信”,化解诚信的危机,重塑诚信风尚,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和愿望。
(1)请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2)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人认为只需要依法打击“失信”行为便可重塑诚信风尚。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抗击非典抗震救灾、草根慈善、网络议政……中国人民迸发了与伟大祖国风雨同舟的公民意识,呈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10年里,亿万中国人民熟悉了“维权”,习惯了“监督”,认同了“公开”;10年里,亿万中国人积极“围观”,热忱“参与”,坚定“互动”。(1)“中国人民迸发了与伟大祖国风雨同舟的公民意识”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实现两个“翻一番”和“两个同步”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网友“中国风”认为,“两会”期间,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上献言,内容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但也有不切实际、不理智、不文明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3)结合材料谈谈公民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民主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具有什么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上述投票?投票的人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2)图中彰显的是全国人大的哪一项职权?
(3)如果你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达想法,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造成29死143伤。该事件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该团伙共有8人,现场被公安机关击毙4名、击伤抓获1名,其余3名已落网。
(1)该团伙成员的行为侵犯了死伤者的什么权利?
(2)该事件策划者的行为违背了公民的哪项基本义务?
(3)8人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落网的4人应该受到哪些刑罚的处罚?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对话。
九年级学生文文在某超市购买了由“面包新语”(见相关链接)生产的一款面包。看了“3·15”晚会后,文文拿着购买的面包来到该超市。

(1)文文:我要退面包。因为看了“3·15”晚会后,我才知道,“面包新语”生产的面包侵犯了我的权、权。
售货员:食品售出是不能退的。
(2)文文:必须退。如果不退,你们就侵害了我的权。
售货员:我怎么知道你的面包是不是我们这售出的。
(3)文文:我有证据。你看,这就是我的
(4)售货员:小孩子,不就是一个面包吗?退货很麻烦的,别退了。
文文:不能因为我是小孩你就不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定的义务。如果你不给我退货,我就去找这个机构去解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