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作为网络时代交流信息、沟通观点的新平台,以其简便、迅捷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微博举报更成为了网络反腐的前沿阵地,从"表哥""房叔"到雷政富,近几年查处的多起反腐典型案例,其线索均来自微博举报。
(1)结合材料谈谈微博在反腐斗争中所起的作用。
2012年,"世界末日"一度成了微博炒作的热词。从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产商的"末日抵押",从旅行社利用"末日"大肆促销到邪教组织利用"末日"骗人敛财,从无知者的恐慌抢购、无度挥霍到白领精英们的抵押捐赠、娱乐传播……尽管政府不断辟谣,但这个荒诞不经的"预言"还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真实而严重的后果。
(2)谣言的滋生、扩散和传播有哪些危害?
(3)当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通了微博,其中不乏经常"织围脖"的微博控(微博控指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请你就如何成为合格的微博控发一篇微博。
目前,盐城市正在积极建设文明城市,以推动城镇化建设。而文明城市的建设依赖全体市
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为此,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爱我家乡,提高文化素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信息收集】
第一小组的同学收集到教育部颁发的2014年两个教育工作要点。
第一: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第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是国家的重要职责。
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工作要点,得出重要结论:国家重视教育事业。
(1)请从国家繁荣发展的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
【实地调研】
第二小组的同学通过走访,发现尽管国家重视教育事业,但是初中生厌学、辍学情况较为突出,他们发现,初中生厌学、辍学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部分同学的父母不重视教育。为了提醒同学们要自觉维合法权利,他们在网上搜集到了一幅漫画。(见下图)
(2)请问:漫画中的父亲侵犯了儿子什么权利?
【心得交流】
第三组同学学习了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的调研报告,很有感
触,对于怎样降低辍学率,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同学甲:“我父母离异,都不管我的学习,但我认为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不会辍学。”
同学乙:“我认为提高写作能力,要多留意周围世界。解数学难题,要多想方法。背书要找关键词。学习辛苦,但更多的是乐趣,干嘛要退学。”
同学丙:“仅靠盲人摸象,学习难以进步,只有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同学甲、乙、丙在学习过程中分别运用了哪种学习方式?
【感悟提升】
研究性学习结束后,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及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大家一致认为要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
(4)请你为该班同学能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一位拾荒的农民,推着自行车,带着破麻袋,边走边喊:“收废品哦!”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打开门,轻蔑地喊道:“喂,老头,离这远点,这是我家的废品,不要你钱,赶紧走。”农民边付钱边说:“记住,我们都是人。”回家后,农民发现废品里夹着1850元钱,第二天,他又来到年轻人家,边还钱边说:“记住,我们都是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故事中两位主人翁的言行分别进行评析。
(2)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下表是王小华同学在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个人评优申请表
申请类别:班级领袖优秀学干、三好学生、星级个人
申请意向:三好学生
同学评价 |
你个头小我经常欺负你,但下雪天我跌倒了,你搀扶我,好样的! |
老师评价 |
进入青春期的你能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同学互帮互助…… |
家长评价 |
在家学习你能做到复习后完成作业,还能自觉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 |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王小华同学申请三好学生的理由。
临近期末,某初级中学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老师和该班同学以“我收获,我行动”为主题进行了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
【珍视团结】袁圆同学说:我以前经常感到孤独,可是这学期下来,我融入了七(1)班这个温暖的集体中,感到无比的快乐,学习也有了进步。
(1)有人说:“一个人只要融入到团结的集体中,就能够获得成功”,请运用“众人划桨开大船”和“我自信、我能行”中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纯化友谊】班长李刚同学讲出了一些心里话:刚开学时,因为我是班长,经常要处理一些问题,和女生接触也比较多,就有了一些传言,我很苦闷。但后来由于我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把握好了言行举止的“度”,男女同学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再由于我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的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同学们对外特别信服,我感到非常开心。
(2)为避免流言传来传去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男女同学在交往时应注意做到什么?
【建言献策】班主任老师在总结时强调:和谐的校园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我们人人有责。
(3)为了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共享美好的读书时光,请运用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的有关知识向你的同学发起行动倡议。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七中全会于2012年l1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薄熙来、刘志军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2012年9月28日作出的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2012年5月28日作出的给予刘志军开除的处分。
材料二:七年级的小明是一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子女,他因家境贫困辍学了。他的班主任老师去做他父亲的工作,他父亲说,我们是少数民族,可以不上学。班主任老师说,受教育既是小明的权利,也是小明的义务。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的子女也必须上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劝说下,小明的父亲终于同意他上学了。
(1)薄熙来和刘志军被开除党籍说明了第五课中的什么道理?
(2)上述两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以上道理的内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