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下,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从而调控植物的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ABA被认为是植物感知逆境的信息物质,在盐胁迫条件下,抗盐性强的植物ABA含量较稳定;而一些植物激素(如赤霉素GA3)可提高植物抗盐性,抵消盐分胁迫,促进植物生长。研究人员对我国的盐生植物(广布种——红砂、特有种——长叶红砂)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在位于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106°35'107°25' E,39°20' 40°15' N)地区,选取了4块有代表性的样地,在每块样地中以_______法设置50 m × 50 m区域3个,并在其中_______采集足量的生理状态相似的红砂和长叶红砂的叶片液氮保存,用以测定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同时采集根系附近土壤。
(2)植物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ZR、赤霉素GA3)含量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该方法最终的检测原理为:激素的浓度与其显色后溶液的吸光值成正比。此检测技术与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类似,称为_______法。操作过程如下:
①、制备各激素的_______溶液并进行显色,测定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
②、萃取红砂和长叶红砂叶片中的植物内源激素,制备待测液;
③、待测液显色后,测定_______,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得出待测液中激素的浓度。
(3)获得各样地植物材料的ABA含量如图1,并计算(IAA+ZR+GA3)/ABA的比值,绘制如图2。
(4)根系附近土壤pH、含水量、盐分含 量的测定结果显示,pH:四块样地均为8.5左右;含盐量:4号样地(非盐渍化土)<1、2号样地(盐渍化土)<3号样地(重盐土);含水量:4号样地<3号样地<2号样地<1号样地。
(5)结果分析:
①、植物内源激素是一类重要的具有_______作用的物质,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息息相关。根据图1推测,两种植物中_______的抗盐性更强。
②、根据根系附近土壤相关性质的测定结果,图2样地1和2中的红砂的(IAA+ZR+GA3)/ABA比值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所致。
③、计算长叶红砂在各样地的IAA/ABA、GA3/ABA比值,均表现类似图2所示的(IAA+ZR+GA3)/ABA的结果。在样地3该比值最低,说明_______。
④、通过①、③的分析,广布种红砂生态适应性强于特有种长叶红砂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的结果。
⑤、从进化的角度看,长叶红砂在盐渍化土壤环境下经过长期的_______已经进化出相应的内在适应机制,但该机制却不适用于_______土壤环境。
螺旋藻是一种多细胞蓝藻,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均衡,被称为“理想的保健食品”。
(l)与多数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不同,在螺旋藻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以不添加类营养物质。
(2)在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螺旋藻中的某些蛋白质时,其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右图是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藻蓝蛋白粗品的洗脱曲线(横轴表示将某成分洗脱出来所需的洗脱液体积,纵轴表示该组分在某光下的吸收光度值)。实验中常用到的洗脱液是,分析曲线可得,分离得到的这5种蛋白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序号)。
(3)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提取螺旋藻中的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如下图:
在干燥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和,防止胡萝卜素分解。在萃取时,应选择与水(混溶/不混溶)的萃取剂,应该避免明火加热而采用。在浓缩前需要进行。实验提取到的胡萝卜素粗品可以通过进行鉴定。
(12分)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处理某种植物的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后来还发现,生长素促进雌花分化是生长素诱导植物产生乙烯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是。
(2)据图中结果可知,测定时间在之后,植物茎的生长速度可能不与生长素浓度成正比。
(3)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促进黄瓜雌花分化,可以直接用处理,达到增产的目的。
(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通过促进促进植物生长。
(5)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的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②为了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中,作为对照组。
③根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12分)据图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①在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阶段,②在a内变为④需要外界条件,该细胞吸收K+,需要。
(2)图(2)中,甲表示该植物在夏季某晴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乙表示将一株该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然后将整个装置置于室外与图甲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昼夜过程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①在温度和土壤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当L<光照强度<M时,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图乙中DE段的光照强度最可能与图甲中的相对应。
②图乙中F点对应于图甲中的点。假如F点和B点时的温度相等,那么F点与B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
③图乙中DE段叶绿体中ATP的含量(增加,减少),C5合成速率(增加,减少)。如果C、E两点时积累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C、E两点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在某鱼塘中放养着A、B、C、D四种鱼,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若调查四种鱼的种群数量,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若该鱼塘中只放养C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Ⅰ,池塘的环境容纳量(K值)是________。
(2)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C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
(3)在只放养C鱼的鱼塘中,捕捞的最佳时间非常重要,应该将鱼塘中C鱼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Ⅰ上的________之间。
用表中四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卷曲翅(C)对正常翅(c)为显性。
甲 |
乙 |
丙 |
丁 |
卷曲翅♂ |
卷曲翅♀ |
正常翅♂ |
正常翅♀ |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C、c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如下:
杂交组合序号 |
子代可能的性状表现 |
结论 |
卷曲翅与正常翅无性别之分 |
基因在染色体上 |
|
基因在染色体上 |
(2)若已确定C、c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杂交实验如下:选取序号为的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3)若已确定C、c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都为卷曲翅的白眼(XbXb)与红眼(XBY)果蝇杂交,子代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4)某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卵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正常而右侧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的眼色为:左眼,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