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是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甲中的食物链 ,食物链上相邻物种之间存在复杂的信息传递,其作用是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图甲中流人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图甲中的 (用图中字母表示)所利用,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图乙中的③相当于图一甲中的 ,其数量在a~b下降的原因是 。据图乙分析,若消耗植物1000 kg,生物①最多可增加 kg。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平衡。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_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
(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物质)联系的。
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观察其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平均每条绿豆芽 长出不定根数 |
每条不定根 平均长度(mm) |
|
①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
5.92 |
37 |
②用老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
4.16 |
18 |
③全营养液 |
3.82 |
17 |
④浓度为85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 |
5.44 |
29 |
⑤浓度为17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 |
5.02 |
24 |
⑥浓度为26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 |
4.85 |
20 |
⑦蒸馏水 |
3.17 |
14 |
(1)根据上表各项分析,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对绿豆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青少年食用绿豆芽,绿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对茎、根等器官的生长均有影响,如图是水平放置的绿豆幼苗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___,表示茎远地侧的是________。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融合、重组和降解。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
(1)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发生改变。
(2)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________酶。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
(3)研究人员将小鼠体内一条常染色体上控制端粒酶的基因B敲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敲除了B基因),欲利用这只雄性小鼠选育B-B-雌性小鼠,用来与B+B-小鼠交配的亲本是________,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让F1代中雌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中符合题意要求的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
下图为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模拟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过程要顺利进行,还需向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或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
(3)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繁殖。现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请你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这种抗生素能否阻断细菌DNA和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C、D 4支试管,各加入足量的ATP、核糖核苷酸、相关酶的混合溶液;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该实验有可能会出现________种实验结果,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抗生素只阻断细菌DNA的转录,不阻断人体DNA的转录。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人类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最具说服力的实验。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如果仅凭猜想,控制其性状的遗传物质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3)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噬菌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理论上分析,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携带32P的噬菌体有________个。复制用的原料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