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携手参与“光盘行动”。(5分)
今年1月16日,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光盘行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时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光盘”离开饭店,形成人人节约的好风气。
这一倡议通过腾讯微博平台发出后,立即引起关注。

根据左侧图表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请你也发一条微博,发表你对“光盘行动”的看法。(不少于40字)(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你参加以“找寻语文课本里的中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寻精神]柳青《创业史》展示的新中国农民团结互助、艰苦创业的精神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在下面的米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创”字的笔画。

[活动二:寻礼仪]下面的文段,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师生在校如何相处”的讨论。你与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时,会说些什么?请把你的发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师生相处时,学生应心存敬畏,就如宋濂遇到老师批评时,毕恭毕敬“不敢出以复”。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欣悦,则又请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活动三:寻文化]同学们梳理初中语文课本,绘制出统计图。 请给统计图拟写标题。(20字以内)

[活动四:寻品格]请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一个语句,完成邓稼先赞词。

赞邓稼先

带着一颗拳拳赤子心,

怀着一腔殷殷爱国情,

他品行纯正无愧中国男儿,

踏遍戈壁共草原,

无需马革裹英灵。

这就是邓稼先!

这就是“两弹”魂!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化认同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文化或民族群体的感觉,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②本质上说,文化认同是对某一文化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认同。③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群体的精神支柱。④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是    。⑤如果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无法形成文化自信。

(1)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文化认同 B.国家认同

(3)第⑤句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将关联词语写在横线上。

在社区开展的“公勺公筷•有你有爱”活动中,你作为志愿者,承担了张贴宣传海报的任务。请从以下两张海报中选出你打算张贴的一张,并说明选择它的理由。

[注释]公勺公筷: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毒传染的几率,吃饭时准备的专门用来夹菜的工具。

写作提示:①说明海报的内容和设计特点;②80字左右。

如图两张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不少于20字)

“图一”理解:

同学一: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你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图二的理解:  

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 1988 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2006 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2)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

(3)请选择"材料3"中的一幅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1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