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与吸收 |
| B.小肠绒毛细胞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载体蛋白 |
| C.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有氧呼吸酶 |
| D.叶绿体类囊体结构有效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光合色素 |
(北京卷.4)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 处理区 |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
|
| 定时灌溉 |
不驱走大蚂蚁 |
增加35 |
| 驱走大蚂蚁 |
增加70 |
|
| 不灌溉 |
不驱走大蚂蚁 |
减少10 |
| 驱走大蚂蚁 |
减少2 |
|
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天津卷.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 |
|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
|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
(江苏卷.22)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 |
| 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 |
| C.夏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种类最多的季节 |
| 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 20%进入浮游动物 |
(浙江卷.5)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 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 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 中灌木呈随机分布, 大灌木呈均匀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
|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
|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
|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
(海南卷.22)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
|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
|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
|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