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探究:
I .铜片和浓硫酸的反应(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II. SO2和 Fe( NO3)3溶液的反应[1.0 mol/L的 Fe(NO3)3溶液的 pH=1]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探究I
(l)某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g铜片和20 mL 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三颈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该同学设计求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 (填字母)。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貴 |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
C.用排水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
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
探究II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裝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SO2与Fe3+反应;猜想2 :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猜想3:____________;
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证明该猜想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按猜想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某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替换溶液是______ (填序号)。
a.0.1 mol/L 稀硝酸 b. 1.5 mol/L Fe(NO3)2溶液
c. 6.0 mol/L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对炭与浓硫酸的反应的产物进行验证,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中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要验证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用BCDE装置进行验证,所用药品如下
A.品红溶液 |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C.澄清石灰水 | D.氢氧化钠溶液 |
其中B装置中的药品为,其作用是;
C装置中的药品,其作用是;
D装置中的药品,其作用是;
E装置中的药品,其作用是。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写代号)。
A.制取酚醛树脂的实验中,水浴加热时不必用温度计 |
B.苯和浓溴水反应可制溴苯 |
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时,在蔗糖溶液中加几滴稀硫酸,水浴5min,加入新制银氨溶液 |
D.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入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
E.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会褪色
F.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从海水中可以获得淡水、食盐,并可提取镁和溴等物质。
(一)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填一种)
(二)从海水中提取溴和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提取Br时第一次通入Cl
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中表现
表现(填“氧化”或“还原”)性;
第二次通入Cl后,要提取Br
还要进行的操作为。
(2)为了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①中加入的足量试剂是(填化学式);
试从节约能源,提高金属镁的纯度分析,以下最适宜的冶炼的方法是(填字母)。
在试管A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乙醇,按右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
(1)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B中的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4)儿童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0%,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