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问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置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把左图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足什么?
孙中山把右图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一一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材料二近代产业革命开始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电力能够取代蒸汽动力,并且被广泛利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应当如何辨证地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材料一: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直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的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
材料三: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变化表。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年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1)图1中文件的签署标志着哪一个新国家诞生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林肯的主张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3)材料三中人物上台时美国国内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办的?他的政策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调整状态。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加强对俄国、法国对抗,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矛盾加剧,也加入德奥军事同盟。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材料三:英国首相张伯伦参加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会后他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材料四: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军事同盟的核心是谁?与之对抗的另一军事集团叫什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影响是什么?他们推行种族主义的法西斯暴行是什么?
(3)材料三中英国首相张伦参加了慕尼黑会议,英国法国等国家推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推行带来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的签署反映哪一组织的建立?这场战争的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为这场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学校要求各班出版一期有关法国历史的黑板报。下面是九(1)班黑板报的设计方案,请你协助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重(%)(见图三)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它们分别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
(2)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新,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交通工具的名称及发明者。它们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材料三,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联系身边的实际,请你就如何发挥科技的优势,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