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因为他不自觉的顺应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
材料二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 司马迁<<史记>>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你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请你综合材料一、二对秦始皇进行全面评价.
材料分析题(共14分)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当旧中国这种与外界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材料三:
材料四:2015年年初,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在访华中,宣布加强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一系列协议,却遭到国内一些人批评。但她说,批评中国的人“愚蠢且思维狭隘”,我们怎么能不理拥有13亿人口、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呢?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哪场革命?这场革命在陆路交通领域上的突出成就是发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外界完全隔离是因为当时清政府实行怎样的政策?英国“迫使天朝帝国(中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暴力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说一说这一历史事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你觉得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这位老人是谁?他在1979年制定了什么决策?(2分)
(2)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各举一例)?(3分)
(3)歌中唱道“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有什么重大举措?提出了哪些理论或方针?(5分)
(4)从他所作出的决策及其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简单说说原因。(4分)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政策回顾:
(1)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2分)
(2)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 和 运动。 (4分)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2分)
分析对比:
(4)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2分)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2分)
历史认识:
(6)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2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何时?你知道这两个地方分离祖国多少年?
(2)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请写出这一构想的含义?
(3)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历届政府对台政策主要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邓小平
材料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是指什么?
(3)材料三出自哪次大会报告?这次会议提出了什么理论?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两位伟人各自开创的两条道路有何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