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该法规定了各个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法令?为什么说该法令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
(2)简述我国改革和开放的过程。归纳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3)为什么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
(4)从两个成功的改革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科技成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科技。现在我们回顾建国后有关科技成就。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科技取得那些重大成就?(举2项,4分)
(2)20世纪80年代,为了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科技,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什么科技发展计划?
(3)为了培养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我国教育采取了哪两项重大举措?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影响世界局势。但建国以来,中美关系一波三折,在曲折中走向发展。回顾中美外交之路,旨在寻求最佳合作途径,谋求世界和谐发展。
(1)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一年?
(3)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标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4)2010年2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就中美关系的前景引用了一句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你认为当今中国要走好中美外交之路应当怎么做?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是所取得的一项建设成就。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3)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农民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什么文件而开展土地改革的?
(2)材料二中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引导我国广大农民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
(3)材料三中庆丰收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这项政策对我国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如果让你搜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变化的详实资料,你可以采用哪些途径?
2010年7月,小海大学毕业。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小海于8月16日被安排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他的家人为他有一个稳定的“铁饭碗”而高兴,认为小海这几年的大学没有白读。上述作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