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小康梦"
(1)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请在下面空格处写出其具体内容:
● ① 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 ② 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3年,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昆明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以下行动:
行动一 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两大机遇,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加强、扩大同南亚国家和地区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
行动二 实施"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企业,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行动三 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广播影视等重点文化产业;继续开展"昆明好人"、"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
行动四 持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重点关注就业、教育、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人民群众基本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推动昆明市经济发展与居民幸福指数同步增长。
(2)结合材料,分别简述昆明市的四个行动是如何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
顾盼同学上了中学后,常常会想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是否受别人欢迎而感到困扰。
对于顾盼的问题,你认为她应该怎样对待自己?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
我校九年级某班围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分别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为了让“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在广大中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请你为学校设计两种宣传形式。
(3)在小组探究中,有同学说,“只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就能实现依法治国”。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4)青少年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中责无旁贷。请谈谈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观察下图:
(1)该图说明了什么?
(2)在这一方面,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竞争是现代社会存在的突出特征,正确对待并参与竞争是人们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然而我们一部分学生害怕竞争,甚至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方法。
(1)请你列举学生中害怕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不少于两个,2分)
(2)我们应怎样正确参与竞争?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最美教师杨向明,危险瞬间,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不幸沉入水中,英勇牺牲;一个2岁女童从10楼坠落,她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孩子,这就是最美妈妈吴菊萍;还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护士姐万永平、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这些最美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爱与希望,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形象。
(1)从这些“最美人物”身上,你感受到哪些中华传统美德?(不少于3点,共3分)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请你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