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潍坊市继续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集中供水覆盖人口已达90%以上。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杀菌,用明矾、氯化铁等絮凝剂净化水。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 F e 2 S )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 F e C l 3 · 6 H 2 O )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需用30%的盐酸"酸溶"焙烧后的残渣(主要成分氯化铁),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常用下列方法除去:
方法1. 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通入氨水中吸收二氧化硫。氨水的pH7(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方法2.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通入石灰石的悬浊液中,在空气作用下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从而除去二氧化硫,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自来水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消毒剂 C l 2 ,反应的方程式为
2 N a C l + 2 H 2 O = 通电 2 N a O H + C l 2 + H 2 。现需要71t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理论上需要含杂质10%的粗盐多少吨?同时生成烧碱多少吨?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黄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将10g黄铜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1g氢气,求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5分)小坊同学在实验室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时,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20.4 g,为了分离出二氧化锰,她向残渣中加入40℃的水30 g,充分溶解,第一次过滤后得到滤液A和8.4 g残渣,她又向残渣中加入40℃ 的水l0 g,充分溶解,第二次过滤后得到滤液B和5.5 g残渣(假设在实验过程中无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 g残渣的成分是_______;
(3)利用已知条件列出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 :
(4)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并加入45.1g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
(5)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 g)

(7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加入镁粉的质量
m
m
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的质量
50g
lOO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100g
100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第一次实验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
(1)写出第一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次实验中加入镁的质量(m)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求解第一次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第一次反应后溶液蒸发掉68.4g水后,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6)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需稀盐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A、B、C分别是Zn、Cu、Ag三种金属中的一种。为了从它们的混合物中分离
出金属A,并获得B和C的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请回答以下问题:

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操作b都需要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金属A是(填化学式,下同),B的硝酸盐是
把13克的锌投入到98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化学与社会发展。
(1)化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主题知识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防治骨质疏松--服用钙片
B.化学与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太阳能、氢能
C.化学与环境减少白色污染--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D.化学与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2)“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A.甲酸(CH2O2)        B.甲醇(CH4O )
C.乙醇(C2H6O )      D.乙醛(C2H4O)
(3)甲醇(CH3OH)有毒,误饮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最新研究证明用氨气(NH3)处理含有甲醇的工业废水,能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CH3OH+12 O2+6 NH3细菌3N2+5CO2+19H2O,若处理含有0.32%甲醇的工业废水500t。理论上需要氨气多少吨?(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