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主族元素。乙、戊同主族,甲与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戊的原子序数。丙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的第一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丁>丙>乙>甲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乙 |
C.甲与丙形成的化合物仅有一种 |
D.丙、丁、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均能反应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B.在反应KIO3+6HI![]() |
C.根据反应中HNO3(稀)![]() ![]() |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e2+、Cl- |
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过程表示如下:
MFe2OxMFe2Oy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MFe2Ox是还原剂 | 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x>y | D.氧化性:MFe2Oy>SO2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序号 |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他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① |
FeBr2 |
/ |
Cl- |
||
② |
KClO3 |
浓盐酸 |
/ |
Cl2 |
|
③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2+ |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NA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H2O2+6H+2Mn2++4O2↑+6H2O
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氧化产物分别是FeCl2、Fe3+、Cl2 |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Co2O3>Fe3+ |
C.在反应③中生成1 mol Cl2时,有2 mol HCl被氧化 |
D.根据反应①②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 |
在Cu2S+2Cu2O6Cu+SO2↑反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u2O在反应中被氧化 |
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D.若反应中转移12 mol电子,则生成6 mol 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