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关于河南省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近年来,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河南省加大投资力度,主动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行业 |
区位商 |
比较劳动生产率 |
产业梯度系数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0.801 |
0.184 |
0.148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0.059 |
1.267 |
0.074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0.104 |
0.673 |
0.070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0.058 |
1.243 |
0.072 |
煤炭采选业 |
0.809 |
0.932 |
0.754 |
食品加工业 |
1.350 |
0.854 |
1.154 |
饮料制造业 |
0.263 |
0.586 |
0.154 |
烟草加工业 |
0.070 |
0.482 |
0.034 |
纺织业 |
1.407 |
0.926 |
1.303 |
注:产业梯度系数用来表示一个地区的产业所处的水平层次,创新因子和产业集中因子是影响产业梯度系数的两个因素。前者用比较劳动生产率表示,后者用区位商表示,区位商代表产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
(1)根据材料分析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承接产业转移需要与自身的产业优势相结合,根据材料分析河南省具有优势的产业部门,并说明理由。
(3)阐述承接产业可能对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读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内流区。监测表明,色林错湖面面积从1975年的1621.77K㎡增长到2008年的2171.46K㎡,已超过纳木错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
材料二
(1)色林错流域所在区域的地形为,它的地势特点为。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出色林错流域的水循环类型,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3)说出上世纪70年代以来色林错湖面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右图中用箭头示意出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南部七月份的风向
(2)甲、乙两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试分析其原因
(3)图中丁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很大,试分析原因。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读中国部分区域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照片的拍摄者面向
A.东 | B.南 | C.西 | D.北 |
(2)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请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本地区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起伏大,请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原因。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位于②地的方向, ①地距③地约千米。
(2)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③地有(极昼或极夜)现象。
(3)此时,①地风向为;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4)该季节②地的气温比③地还低,试分析原因。
(5)近年来,有关③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试从地理角度简述其主要原因。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图1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分)
(2)某地理野外考察组发现B处古代聚落遗址及建筑,试从聚落安全、农业区位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古代聚落选址的位置特点及其理由。(3分)
(3)说出A、C附近河流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其自然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