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
A.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
B.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
C.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
D.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 |
某教授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鸦片战争时期“向西方学习”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 D.抗战时期的民族意识觉醒 |
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这番讲话主要针对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A.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 |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
C.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 D.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竞争加剧 |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
C.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 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
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
A.无限的扩张性 | B.统治的残暴性 | C.极端的掠夺性 | D.竞争的激烈性 |
“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因信称义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