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范蠡、计然的经济思想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彊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材料二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变名易姓,……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於人。……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以上材料均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范蠡、计然的经济改革的思想及其影响
(2)材料二中范蠡是如何将治国的思想用于治家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 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这时全国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纽约州一位州参议员到首府开会,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偿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约)》等。
——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新政挽救资本主义结构的计划,还有两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1933年6月建立的房主贷款公司。在这个机构存在的三年之中,它向100万以上的房主共贷款30多亿美元。其次,为刺激近于停工的房屋建筑业,国会于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运用长期低息贷款,联邦住房管理局对恢复私营住房建筑业起了巨大作用。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住房贷款合计9.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款合计23亿美元。
——摘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四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部分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方式之一。在借款人无力偿贷而不得不将名下财产抵押的情况下,贷款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又把抵押品上市转成基金。鉴于住房市场降温,银行利率上升,很多借款人无力履约的局面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贷款机构遭受重创,导致大量买入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基金陷入困境,引发金融形势激烈变化,殃及国际市场。
——摘编自《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英国政体比较
美国 |
英国 |
||
政体 |
总统共和制 |
君主立宪制 |
|
国 家 元 首 |
名称 |
总统 |
国王 |
产生方式 |
选举 |
世袭 |
|
任职 |
任期制 |
终身制 |
|
权限 |
有实权 |
无实权 |
|
政 府 |
首脑名称 |
总统 |
首相 |
产生方式 |
总统任命 |
议会产生 |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的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演说(2004年7月4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维护美国和英国两种政体形成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选做题)
中国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比多数西方国家晚,但几百年一直只是一个“芽”,原因何在?
一种观点认为:是明清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另一种观点认为:上述观点是不对的,资本主义成长之日,正是封建社会腐朽衰落之时,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在西方封建专制加强中成长起来的。
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按照自己的理解, 根据明清史或世界史阐述理由。
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悲凉的三部曲,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呈现了四部曲,即从对抗到和好、再到抵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这种变化趋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6分)
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