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校学生在开展以“明清商业发展”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对图中事物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
B.它是行业性活动加强的产物 |
C.它的出现与明清商帮密切相关 |
D.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清史编年》载:甲午年10月,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欧问:当如何和法?李答,惟先劝两国停战,再议朝鲜善后事宜。欧云:今要议和,非允赔兵费不可。李曰: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通过材料能判断出当时( )
A.英国调停推动《马关条约》签订 |
B.英国力图压制日本 |
C.英国建议牺牲朝鲜 |
D.李鸿章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 |
1961年在南斯拉夫的倡议下,召开了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下列内容属于这次会议决议的是
A.“立即、无条件的承认完全独立权利” |
B.“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
D.“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并未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全” |
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 D.美国经济实力独霸天下 |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这是哪一政策的宣传?
A.杜鲁门主义 | B.成立北约组织 | C.马歇尔计划 | D.发动朝鲜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