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阿尔巴尼亚作了如下叙述:“阿尔巴尼亚整个领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相连,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阿尔巴尼亚人民同美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代表铁托集团进行着不屈的斗争。”以上叙述(  )

A.真实反映了当时阿尔巴尼亚的政治状况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D.说明当时中国“左”的思想意识比较严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学者洛温在《老师的谎言》中提到:“事实上,在15世纪80年代,欧洲人可能已经在纽芬兰岛周围捕鱼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哥伦布的远航不是第一次,而是最后一次对美洲的‘发现’。它的划时代意义源于欧洲对它的回应方式。因此,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他到达了一个‘新’大陆。”这一说法

A.肯定了这一事件对欧洲的重要意义,但否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B.否定了这一事件对欧洲的重要意义,也否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C.肯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也肯定了这一事件对欧洲的重要意义
D.肯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但否定了这一事件对欧洲的重要意义

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盐引是中国古代盐铁官营制度的产物,它兼具“债” 与“ 仓单”的所有性质与相关的“交易”特征,是历史悠久的“复杂货币”。明初规定:商人要获得盐引,需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明代这种政策引发了

A.徽商的迅速崛起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重农抑商的空前强化 D.农商皆本思想的发展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某人翻阅家谱时看到“十一世长房:伯爵公,忠厚无华,勤力本业,家族有事,无不勉赴,不失为祖宗纯孙。”材料中的“伯爵公”最有可能是

A.手工业者 B.商人 C.农民 D.官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