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林则徐的主张是

A.学习西方军事制度
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练兵方法
C.中西差距巨大,不应调兵作战
D.广泛了解外国的历史地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曲折发展,中国民族工业(   )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右图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国货)
B.破扇子:中国政府的鼓励、提倡和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决心
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本国官僚资本的挤压
D.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曲折艰难发展

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