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
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恩来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A.《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求同存异”方针 | D.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
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结论的是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沈阳 |
B.雅典民主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
C.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D.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
1949年毛泽东作了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描述的是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
C.淮海战役结束 |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
下列关于抗战胜利意义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