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于海南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省包括海南岛、三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海南省下设的三沙市辖三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目前经济以渔业为主。三沙市自然景观与马尔代夫相似。自2012年三沙设市后,全国热切期盼开放三沙旅游。三沙市新建的大型交通船“三沙1号”将于2014年交付使用,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相关方案正在推进和报批中。
材料二:近年来,印度洋上的热带岛国马尔代夫以其优质的热带海洋景观和日益完善的设施和管理吸引了众多的中国游客,中国已经连续几年成为进入马尔代夫人数最多的国家。
(1)海南岛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
(2)与马尔代夫相比,目前三沙市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3)热带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分析三沙市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如何遵循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___________(国家)局部图,阴影所示为___________草原。
(2)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河流:C___________
(3)该国和___________国牧牛业占重要地位。
(4)该区发展大牧场的区位优势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国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外,还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6)该国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靠___________,这反映在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___的大量增加。
(2)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的主要流向一是从__到__;二是从_到__和__。
(3)和以往不同,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其目的主要是___和____。
(4)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类产业人口结构图”回答。
(1)图中①反映的是________国家,因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反映的是________国家,因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劳动力由第________产业向第________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到________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类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类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如图数据分析并回答问题。
(1)按世界人口容量是100亿,根据世界第五个10亿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口将在_________年达到饱和。
(2)按我国人口容量是16亿,根据我国1994年人口总数12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进行计算,我国将在_________年达到饱和。
(3)当人口超过环境容量时,出现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报道了梅托斯等人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研究者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以及工业污染的变化数值为依据,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人口不受限制增长必将导致人均粮食________________。
(2)人口膨胀,必然会使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发生____________。
(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__________,从而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____。
(4)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福利,应当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