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半球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M、N两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三:乙湖泊面积变化图。

材料四:图中的甲国,目前是该地区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之一。但由于该国棉花的品种和传统的加工工艺造成棉花色泽偏黄、有大量的污点和杂质等质量问题,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偏低。近年来,因工资和能源价格低廉,加上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该国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
(1)丙河流在甲国境内的主要流向是________,该河流的补给源主要是雨水和________。
(2)M、N两地几乎处在同一纬度,两地的气候特点比较,M地比N地气温________,降水________,产生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乙湖泊较深的部位在____________,近50年来乙湖泊面积发生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减少。
(4)甲国目前棉花出口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简述图示棉产区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5)分析在甲国投资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图

材料二: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会议认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
材料三:广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究其原因是:政府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停并转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大节能治污力度;绝大多数企业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开发低碳技术、产品;群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加节能活动。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的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我国是怎样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

下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结合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到2000年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关系是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该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以实现该经济发展。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4)株洲市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其城区主要沿浙赣线、湘黔线和___________铁路线分布。武汉市位于__________________的汇合处,城市形态呈沿江分布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年总日照时数为2 990小时,无霜期平均210天,年均温11.4℃,年均降水量为58.6毫米。近年来和硕县开始实施“减白增红”策略,即减少棉花播种面积,增加西红柿、辣椒等红色农业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材料二 2009年5月30日中新网新疆报道:新疆和硕县农民马玉民种了十多年棉花,他也许没有想到,原来怎么种植,棉花亩产量也只能达到150公斤左右,可是2008年,他的棉花亩产竟翻了一番,其法宝就是实施了滴灌……
(1)试分析新疆和硕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
(2)近几年新疆和硕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试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读世界三个工业区图,回答有关问题。(9分)

(1)A地是世界高新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区位条件。
(2)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_______,试分析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资源条件。
(3)C工业区的工业类型主要是________(填“轻”或“重”)工业。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