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受成吉思汗之邀,从山东出发,取道燕京,历时两年,西行数万里抵达雪山(今阿富汗)行营。他在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张家口北部地区分布着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末开始,当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但是诸多生态问题相伴而生,引起国家关注。
(1)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从气候角度分析,丘处机由此西行将面临的困难(至少三项)。
(2)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北地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的生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京津冀地区 |
东北三省 |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
23798 |
11335 |
13094 |
12957 |
61184 (52.2%) |
增速均值 |
14.8% |
15.5% |
12.2% |
10.7% |
9.1% |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6:52.1:41.9 |
4.9:49.8:45.3 |
10.0:45.7:44.3 |
12.8:49.7:37.5 |
|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5.1:54.6:40.3 |
4.1:52.4:43.5 |
9.5:47.2:43.3 |
12.5:50.4:37.1 |
14.6:52.3:33.1 |
材料二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
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 ;② 。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① ;②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
A.劳动密集型 | B.资金密集型 | C.技术密集型 | D.资源密集型 |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 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其发展受外资的制约性很明显,受地区 基础和 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 ,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劲日显不足。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 与合作,构建以 、 、 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很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迁移。读下图,回答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试从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优势两方面分析这种变化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C.腹地范围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泛珠三角”简称“9+2”,“9” 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2”指香港和澳门。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九省区及港、澳两个特区共同签署了《泛洙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材料二“泛珠三角”略图
![]() |
![]() |
材料三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例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1)上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要的 (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哪种能源)的输入方向。
(2)“9+2”可以实施优势互补。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
(3)从世界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
(4)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①、②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
(5)“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泛珠江三角区域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 。
(6)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
(7)“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对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 。
资料一: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人WTO后,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资料二: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
东北大豆 |
美国大豆 |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1.6 |
0.8 |
运输(元/千克) |
0.045 |
0.04 |
出油率(%) |
17 |
20 |
加工成本(元/吨) |
10+X |
X |
其中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
(1)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与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东北大豆的出路”为题进行研究,应主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试简述理由。
(4)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