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 ,77°E)位置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 B.1020千米 |
C.1220千米 | D.1420千米 |
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A.正圆 | B.椭圆 |
C.直线段 | D.曲线段 |
当中山站太阳位于正南的地平面时,此时昆仑站物体日影
A.可能没有 | B.可能朝东北 |
C.可能朝东南 | D.可能朝西南 |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题。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读下图,回答题。该地地处非季风区,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是()
A.地处内陆 | B.地势高 |
C.高山的阻挡 | D.季风势力弱 |
该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A.季风水田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高寒畜牧业及河谷农业 | D.混合农业 |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关于该地区过去种粮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资源短缺 | B.水土流失 |
C.土地退化 | D.土壤酸化 |
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塬面宽阔土层浅薄质地疏松 |
B.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
C.水资源短缺 |
D.季风气候显著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 B.云贵高原 |
C.内蒙古高原 | D.准噶尔盆地 |
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流水沉积 | D.风力沉积 |
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判断题。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A.①图中 | B.②图中 | C.③图中 | D.④图中 |
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A.朝鲜 | B.韩国 | C.俄罗斯 | D.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