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较为恰当的是
|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
| B.中国自身特点是决定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 |
| C.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
| D.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应注重从内外双重因素综合展开 |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由此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
|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
“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这个新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国家采用一套新的原则立国,即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权力平衡,它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不仅解决了独立和统一的问题,而且使源于英国的民主和自由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8-19世纪时能填入上述方框的国家是
| A.德国 | B.英国 | C.法国 | D.美国 |
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 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 |
| 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 |
| 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宰相对皇帝负责 |
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 A.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 |
| B.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 |
| 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 |
| D.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