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法国史学家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
①辛亥革命②十月革命③工业革命④邓小平改革开放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 C.④ | D.③④ |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
| A.法律至上原则 | B.人文主义精神 |
| C.自由公正意识 | D.天赋人权思想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 B.朱熹、李贽、黄宗羲 |
|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