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乙两件文物分别是1907年和1980年在新疆考古发现的元代广告包装纸,其中乙件印有“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不误主顾使用”等广告内容。这两件文物反映了元代
①商品流通渠道通畅
②印刷业有了发展
③经营者注重诚信经营和广告宣传
④杭州金箔制作行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有人在评价元朝行省制度时说:“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反映出元朝行省制度
A.没有加强中央集权 | B.使地方拥有较大的独立性 |
C.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 D.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换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白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是指
A.科举制的诞生 | B.郡县制的推行 |
C.察举制的出现 | D.藩镇割据形成 |
宋人戴埴在《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下列官职的变更属于“右迁”的是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
B.西汉,东海县令调任徐州郡守 |
C.唐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
D.宋朝,三司使调任内阁大臣 |
《汉书·高帝纪下》记载,汉高祖十一年二月下求贤诏,令“御史大夫吕(指高祖功臣周吕)下(下达给)相国,相国郯侯(指萧何)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这说明御史大夫
A.兼有行政职能 | B.地位高于丞相 |
C.可以制约丞相 | D.分享丞相权力 |
唐太宗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有受其弊者。”唐太宗强调尚书省是
A.国家决策正误与否的关键 | B.位高权重的百官之首 |
C.国家政令执行得失的关键 | D.权势巨大已威胁君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