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对外贸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所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包括贸易在内的国内和国际和平是人类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1931年中日贸易的性质与比重(百分比)
(1)据表格内容指出中日贸易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对两国的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
材料二 挪威政治学家加尔通强调,由社会结构造成的没有具体“犯罪者”的暴力,也是对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包括疾病、饥饿、贫穷、污染等等。只有消除了社会的各种不平等,才能获得积极和平,而积极和平就是以平等、协调、合作、一体化为基础的。
——陈仲丹《关于和平学,你该了解得更多》
(2)结合史实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加以论证如何获得“积极和平”。(8分)
(要求:史论结合;论述成文:80字左右).
近代以来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城市专业化的发展与家庭关系的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4年,曼彻斯特的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曼彻斯特的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取得专利权。
18世纪80年代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加工来自亚洲、美洲等地的棉花。
1775年,阿克莱特申请到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和进料器的发明专利。
1789年,曼彻斯特纺织厂开始装备蒸汽机。
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
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达99家,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
1853年,曼彻斯特由“镇”改“市”。
1853年,曼彻斯特人口为37万,1888年达到50万。
1887年,曼彻斯特开凿通海运河,1894年通航,运河长58公里。
——据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整理
材料二(18世纪)工业革命纺织机的出现,为劳动妇女提供了走出家庭的机会,中产阶级妇女也逐渐走近变化中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英国妇女在1928年也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家庭内部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减弱。父亲由此失去了支撑他对于户内成员权威的强大的支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男女之间的感情。在核心家庭中,“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发生的变化,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家庭关系的进步之处,分析英国妇女地位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其变法要点是:改革爵禄制度,“废公族疏远者”,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把部分贵族搬迁到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整顿吏治,任贤用能,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打击游手好闲之人,奖励“耕战之士”,鼓励从事农业生产,保证生产发展;扩充军备,提高战士待遇,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
吴起推行变法后,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明显效果,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吴起变法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死,旧贵族发动叛乱,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吴起变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吴起变法与商鞅变法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结合改革的过程分析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成立维新团体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意为“保国家政权土地,保民族种类能自立,保圣教(孔教)不失”。数年后,梁启超的思想发生变化,于1902年著成《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一文。阅读下述文章选段,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此稍治史学者所能知矣。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孔子之所以为孔子,正以其思想之自由也。而自命为孔子徒者,乃反其精神而用之,此岂孔子之罪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
我辈诚尊孔子,则宜直接其精神,毋拘墟其形迹。……使孔子而生于今日,吾知其教义之必更有所损益也。今我国民非能为春秋战国时代之人也,而已为二十世纪之人,非徒为一乡一国之人,而将为世界之人,则所以师孔子之意而受孔子之赐者必有在矣。
…………
即古代希腊、近世欧美诸哲之学说,何一不可以兼容而并包之者!……夫孔子特自异于狭隘之群教,而为我辈遵孔教者开此法门,我辈所当自喜而不可辜此天幸者也。……以是尊孔,而孔之真乃见;以是演孔,而孔之统乃长。又何必鳃鳃然(xǐxǐ,恐惧状)猥自贬损,树一门,划一沟,而曰保教保教为也!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加以阐释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材料二 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成就表(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编制)
时间 |
自然科学成就 |
1543年 |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 |
1609年 |
开普勒提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等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
1609年 |
伽利略创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球运动,否定了地球由上帝创造的观点。 |
1620年 |
培根发表《新工具》,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
1628年 |
哈维创造了完整的血液循环理论,冲击了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观念。 |
1644年 |
笛卡尔发表《哲学原理》,将观察和思考作为科学方法的两大原则。 |
1687年 |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引力法则解释地球为何绕太阳运行。 |
材料三 世纪之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已展现的科技机遇,西方国家出台了种种举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争取使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欧盟制定了从2002年到2006年的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以推动成员国研究活动一体化,其最高目标是建设“知识欧洲”。美国2002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已达2916亿美元。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的投入为175亿欧元,比第五个框架计划多17%。
在过去50年里,基础研究为计算机、信息技术、遗传工程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美国联邦政府支持了全美约60%的基础研究,英国政府也将其60%的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同时,各国都瞄准科技前沿开展工作,信息通信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环境科技、航天科技等均被各主要国家列为优先领域。
——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概观》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并举出在前三阶段中中国取得的杰出科技成就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对欧洲思想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方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举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材料四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
(2)从材料二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4)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阶级和文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