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
|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
|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
| D.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特定的人群而非特定行业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
| C.西方侵略者控制中国海关 | D.农产品的商品化 |
会馆是同一区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与明代商帮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也是研究明清商业的实物资源。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商帮”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整理了下列有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商帮是地域结成的商人群体
②明清时期,徽商和浙商是最著名的商帮
③商帮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④商帮的形成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广泛出现始于
A.汉 朝 |
B.六朝 | C.宋朝 | D.明朝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①人烟稀少 ②耕作技术落后 ③商品交
换不发达 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