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
D.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特定的人群而非特定行业 |
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A. | 征税问题 | B. | 宗教问题 | C. | 民族问题 | D. | 战争问题 |
革命实践与政治理论往往相辅相成,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理论支持的是
A. | 霍布斯 | B. | 洛克 | C. | 伏尔泰 | D. | 卢梭 |
"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他是
A. | 元世祖 | B. | 北魏孝文帝 | C. | 利玛窦 | D. | 马可•波罗 |
以下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B. | 西欧社会的转型 |
C. | 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 D. | 整体世界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