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 B.私田主人永久拥有土地所有权
C.封建生产方式比奴隶制进步 D.私田的开垦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刺激作用
C.有利于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史记载近代中国“全国之银两,因其重量及其成色各不相同,遂有七十二种不同之标准”。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
B.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C.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D.军阀割据没有形成全国政治上真正统一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它对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化②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特殊化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⑤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史上近代化的主导力量⑥使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其原因有()
①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②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③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④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工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