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闳自传》记载的事实中,作者亲历的可能有
①为编撰《四库全书》提供资料 ② 记载早期留美学生的思想变化
③ 记录了与曾国藩的交往与感受 ④ 向李鸿章建议创办轮船招商局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
A.广州 | B.上海 | C.天津 | D.南京 |
“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的一组是:
外部的冲击中国的回应
A.鸦片战争开展“洋务运动”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
C.甲午中日战争清廷实施军事改革,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
D.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
C.中国的闭关锁国 |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英国海军司令伯麦说:林公(则徐)自是中国好总督,有血性,有才气,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伯麦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 | B.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 |
C.林则徐断绝与英商贸易 | D.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 |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