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通过宪法修正案,调整、充实1982年宪法的内容,使这部国家根本大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情况”,这说明中国
A.现代化发展使宪法逐步完善 | B.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 |
C.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A.存在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对峙 |
B.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摆脱列强控制 |
C.英德矛盾促使世界局势紧张 |
D.列强经济发展改变原有力量对比 |
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德两国的国家矛盾十年来日益尖锐 |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
C.英德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风云人物,对其中一人的评价为:“在许多科技领域里,特别是在探索和利用原子和宇宙的多种作用力方面,他是值得人们记忆的人。”这个风云人物是
A.达尔文 | B.牛顿 |
C.爱因斯坦 | D.居里夫人 |
以下发明与牛顿有关的是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这首歌曲歌颂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下列关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
B.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
C.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无大小之分 |
D.个人活动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就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