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德两国的国家矛盾十年来日益尖锐 |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
C.英德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在《国史大纲》中又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
B.宰相权力总体走向分散,明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
C.宰相权力总体不断集中,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
D.唐代宰相轮流坐庄,宰相制度总共经过六百多年被废除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没有实权 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③最初是临时机构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③④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