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
、
、
、
、
、
、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
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
为一种钠盐;
是一种常用来灭火的气体,过多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干燥剂也可用做建筑材料;组成
单质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所有金属元素的第二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的化学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转化为
(3)如果
能与
反应产生不溶于稀
的白色沉淀,则
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A,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Cl、Ca(NO3)2、CuSO4中的两种。为了测定其组成,取适量样品进行实验。请你依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若现象③为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原固体混合物为 ,写出此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现象③为白色沉淀不溶解,则原固体混合物为 。
(3)操作②中可除去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的组成元素相同,F俗称火碱,G为红棕色粉末状固体。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转化,“﹣”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框图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F与H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写出E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D转化为E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请写出B的用途: (写出一条)。

如图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F是红色金属单质;K可作补钙剂;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且A、B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H的俗名是 ;
(2)写出物质的化学式:E ,J ;
(3)写出反应A+C→B+D的化学方程式 ;
(4)举出一个应用B与H反应原理的例子: .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
(2)若现象X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若现象X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 .
(3)写出实验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
(3)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 .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②的发生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