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铁的知识后,为了解铜及其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问题,并进行探究。请帮助完成下列有关研究并填写有关空白。
(1)【提出问题】
①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能吗?铜与浓硫酸会发生反应吗?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铜"生锈"需要什么条件?
③氧化铁能够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可以吗?氧化铜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铜吗?氧化铜还有哪些性质?
④有哪些途径可以由铜逐步转变为氢氧化铜?
(2)【查阅资料与问题解决】
①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之后。 铜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 u + 2 H 2 S O 4 ( ) = C u S O 4 + 2 H 2 O + S O 2 ↑此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②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形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 C u 2 ( O H ) 2 C O 3 。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有铜、氧气、水和
③氧化铜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等还原成铜,其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但能与硫酸、盐酸等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相应的铜盐;在高温下,氧化铜能分解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 C u 2 O )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由铜转化为氢氧化铜,从化学反应的原理看,可以是流程I: C u H 2 S O 4 ( ) C u S O 4 N a O H 溶液 C u ( O H ) 2

也可以是流程II: C u O 2 C u O H 2 S O 4 ( ) C u S O 4 N a O H 溶液 C u ( O H ) 2
与流程I相比,流程Ⅱ的优点是。 还可以有更多的流程。若流程Ⅲ与流程I相比,也是两步反应,但第一步与铜反应的试剂不同,则流程Ⅲ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假日里,同学们在帮忙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
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的沉淀
可能是
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
石灰水中的溶质析出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于是他得出粉末中一定有CaCO3的结论.乙同学查阅了溶解性表(如下图),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OH-
Cl-
CO32-
NO3-
Ca2+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
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往上述试管内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白色粉末中有CaCO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反应方程式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你认为该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
[提出问题3]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如何呢?
实验步骤:取该溶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所加盐酸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关系如图:

试计算:
(1)m=g.
(2)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研究。已知废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钾、锰酸钾、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首先,观察废液为无色,则废液中一定不含什么物质?
(2)然后,测试废液的pH为13,则废液中一是含有什么物质?
(3)接下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废液中一定还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生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钟后观察:C处铁丝依然光亮,D处铁丝表面灰暗,E中铁丝依然光亮。说明铁生锈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D、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做化学实验时,实验台上的药品应分类有序地摆放。在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实验台上摆放了下列药品,①盐酸,②硫酸 ,③氢氧化钾,④氢氧化钙,⑤硝酸银,⑥⑦镁带 ⑧铜,其中横线空白处的试剂瓶的标签破损(如图所示)

(1)欲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上述药品中的进行实验(选填序号)
(2)上述有些药品若敞口放置很容易变质。试举一例,说明变质的原因(用方程式来表示);
(3)同学们欲探究标签破损的药品的成分。
【分析思考】根据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该药品可能是___;

A.酸 B.碱 C.盐 D.单质

【作出猜想】A可能是Na2CO3溶液 ,B还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Ⅰ.小明想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不能使用下列物质中的
A 石蕊溶液 B PH试纸 C酚酞溶液
Ⅱ.小明测得该溶液的PH值大于7。小强选用所摆放的试剂,在小明的实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确定它是Na2CO3溶液。请你补全小强的实验报告。

选用试剂(填入序号)
实验现象
结论

产生大量 气泡
原试剂是Na2CO3溶液

【反思与评价】小伟对小强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该试剂还可能是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