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对以上情况认识正确的是( )
|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
|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
| C.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
| D.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
粮食税实施初期,农民对政府并不信任,农村中有一种被称为“背口袋”的人,他们从农村背着口袋贩运粮食到城市销售,由于城市粮食缺口严重且供给很不平衡,“黑市”粮价不断抬高,为此苏维埃政府()
| A.实施余粮收集制 | B.实行实物配给制 |
| C.恢复自由贸易 | D.推行农业集体化 |
西方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一样,都使得统治阶级()
| A.人为降低群众生活 | B.恶化社会风气和道德 |
| C.被迫进行政策调整 | D.使经济出现“滞涨” |
以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 |
| B.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 |
| C.使美国社会趋于稳定 |
| D.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提高 |
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为此,罗斯福推行()
| A.计划经济 | B.统制经济 | C.国家干预经济 | D.混合所有制 |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 A.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 | 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
| C.引起了政治危机 | D.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